在线观看真实探花伦理 从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到雅克萨之战,清朝前期的强盛程度如何?
明末动荡,李自成攻占京城,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,明朝覆灭。崛起于东北的后金(清朝),在吴三桂的引导下,于山海关击退李自成大军,随后平定李自成、张献忠及南明抗清势力,正式入主中原,并将首都定于北京,开启了持续268年的大清王朝。在清朝的统治期间,爆发了多场重要战争,本文将带你快速了解清初几次关键的军事行动。
【平定三藩之乱】
1661年(顺治十八年、永历十五年),吴三桂率兵出征缅甸,迫使缅甸国王莽达交出永历帝朱由榔,南明政权告终。
1662年(康熙元年、永历十六年),吴三桂被封为进平西亲王,兼管贵州事务。
1673年(康熙十二年),割据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、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、云南和贵州的平西王吴三桂先后向朝廷请示撤藩,以试探康熙的态度。
许多大臣主张分而治之,强调区别对待三藩。然而,康熙年少,行事犹豫不决,认为“撤藩既反,留藩亦反”,最终决定撤除三藩。
年底,吴三桂杀云南巡抚朱国治,自立为周王,恢复明朝衣冠,以“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”身份起兵反清。尚之信、耿精忠、孙延龄、王辅臣、布尔尼、郑经等纷纷响应,史称三藩之乱。
初期,吴三桂、耿精忠、尚可喜在短时间内席卷江南,控制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湖南、广东、福建等省份,甚至北上攻占陕西、甘肃。
1681年(康熙十七年),66岁的吴三桂在衡州称帝,建国号“周”,史称“吴周”。他在衡州即位三月,八月在长沙去世。
1681年(康熙二十年),清军攻占昆明,吴世璠自尽,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告结束。经过初期的动荡,清朝逐步稳定局势,平定了三藩。
【郑成功收复台湾】
1661年(顺治十八年、永历十五年),经过两年筹备,南明延平郡王郑成功率领2.5万兵力和300艘战船,从泉州金门料罗湾出发,沿途经过澎湖,向台湾进军。
1662年(康熙元年、永历十六年)二月,荷兰总督揆一率残部仓皇逃离台湾。经过近一年激战,郑成功成功收复台湾,结束了荷兰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。郑成功于同年在台湾去世,其子郑经继位为延平郡王。
1669年(康熙八年、永历二十三年),康熙即位后,派遣刑部尚书纳兰明珠南下福建,指示兴化府知府慕天颜前往台湾进行招抚。清廷允许郑氏家族封藩,世守台湾,但郑经希望效仿朝鲜,成为朝贡国并割据自立。
1673年至1681年间,郑经联合耿精忠,出兵占领福建的泉州、漳州,以及广东的潮州、惠州等地。
1681年(康熙二十年),郑经病逝,年仅39岁,其军队也退守台湾。
郑经的突然去世引发内部变乱,东宁之变发生:冯锡范,兼任侍卫镇外戚,杀死年仅17岁的郑克𡒉,改立郑经的幼子郑克塽为延平王。同期,康熙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,授予太子少保衔,准备南下攻台。
1682年(康熙二十一年),康熙命令福建总督姚启圣统兵,调遣施琅率兵攻占澎湖和台湾,授予万正色步兵提督职务,组建12万大军,驻守福建。
1683年(康熙二十二年),清军由铜山出发,投入攻台战役,击溃郑军刘国轩部,摧毁200余艘战船,俘虏和斩杀约1.2万人。
施琅率领清军成功登陆台湾,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主动缴械投降。
当时台湾归属于福建省,设有台湾府和台湾、凤山、诸罗等三个县,军事部署包括总兵一人、副将二人,驻兵约8000人。澎湖设副将一名,驻兵2000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