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久久伦理 最令人心酸”的211高校,分数线低、工作包分却无人问津
许多高考生对其不感兴趣,甚至有的211高校毕业后包分配、录取分数也低,却鲜有人愿意报考。
被认为“最令人心酸”的211大学之一是西藏大学,尽管其分数线较低,毕业后也提供工作包分配,但每年招生人数很少,甚至难以招满。
为何像西藏大学这样具有毕业优势的211高校,仍无人问津?80%的高考生宁愿选择就近的二本院校,也不愿意去偏远地区的211高校。
01
首先是地理位置偏远
许多新时代的学生更喜欢繁华的城市生活,无论是逛街还是旅游,都希望交通便利、环境优越,而且能开阔视野。交通不便,节假日回家也不方便,很多学生会因此望而却步。
即使是211高校,若位于偏远地区,缺乏高铁等交通设施,出行极不方便,环境也让人缺乏安全感,这也是学生不愿报考的重要原因。
02
其次是沟通交流存在障碍
许多211高校位于少数民族地区,或者虽然不在少数民族聚居区,但周围说的多是少数民族语言或地方方言。外地学生到当地上学,常常会遇到沟通困难。
虽然老师会讲普通话,但校外的生活中,交流显得格外困难,听不懂当地人的话,影响学习和生活体验。
03
最后是水土不服
以西藏为例,很多学生到这里时会出现“水土不服”的情况,由于氧气稀薄,身体会出现不适,生活变得困难,更别说学习了。此外,习惯高原生活的人如果去氧气充足的地区,也可能出现“醉氧”反应。
这样的环境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,选择偏远地区的211高校的人数自然有限。
许多人都认为,考入一个好的二本大学比去偏远的211高校更好。这也成为父母不愿让孩子吃苦、想留在身边的借口。
但实际上,如果孩子自主选择去偏远地区的211高校,家长们也应予以支持,因为这些高校对学生未来发展有诸多益处。
04
偏远地区的211高校,对毕业生有哪些优势?
70%的偏远地区211高校毕业生都能获得工作分配
除了西藏大学,云南大学、宁夏大学等也是偏远地区的211高校。由于招生规模有限,很多学生选择这些学校,毕业后也能获得工作分配。
大部分岗位都在当地,如果你愿意留在当地工作,当然可以;如果想去大城市发展,也完全可以自主选择。
此外,保研机会也不少
不论你就读的211高校多偏远,想继续攻读研究生,通常都可以通过保研获得资格。211高校的保研名额较多,尤其是在偏远地区,这个优势尤为明显。
放弃偏远地区的211高校,就意味着失去了宝贵的保研机会。
最后,“211头衔”远胜普通二本
二本学历终究是二本,但211高校的“211”头衔代表着更高的认可度。即使是偏远地区的211高校,其身份也优于普通二本。
即使所在地区偏远,只要是211高校,学籍和资质都不会受影响。放弃就近的二本,选择偏远211高校,实际上是明智之举。
高考志愿填报关乎未来发展,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意愿。只要成绩够上211,无论地点是否偏远,都不应错失这个宝贵的机会。